回顾本学期的教学,感触颇深。多数的教学不能令人满意。课后反思,总有许多遗憾。究其原因多种多样 ,其中一条尤其重要,那就是-----心态
何为心态,简单的说,心态就是教学心情,或是教学心境。教师 的心态难道会影响教学效果吗?从教多年,对这个问题一直未加重视,直至今年的期末复习,我才深有感触。
2013年元旦刚过,学校通知:马上要进行期末考试。只有三天的时间。面对一本书的内容,三个单元的知识,真是茫无头绪,心情十分烦躁。就这样开始了第一节的复习课。
我迈着沉重的步伐,走上讲台,面上冰冷,声音僵硬,伸手拿起来课桌上的一把戒尺:背课本吧,教室里的气氛一片沉闷。同学们被迫无奈的毫无生气的念着,背着。就这样,一节课接近尾数。我开始提问,几个最简单的问题,几个最好的学生回答道一塌糊涂。我不知道我的脸上有多难看,强忍着一股怒气出来教室。
下课后,我陷入了一片沉思。注意的课老师毫无兴致,学生如同嚼蜡。必须改变,否则后果不可设想。
第二节课,我迈着轻轻快的步伐,满脸春风。一声老师好教的心里真甜蜜。同学们好。我的声音不再僵硬:我们先看一会儿动画片。好。教室里顿时响起了一片掌声,连平时最安静的孩子也激动地两眼闪闪发光。
动画片形象生动,强烈的刺激着孩子们的求知欲,开完后,我又提了几个问题,孩子们回答的十分涌跃,答的竟比我好。就这样欢乐愉快的一节课又结束了。
两节课的对比,充分说明了一个问题,心态在教学课堂上是多么重要啊。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