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研活动 >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课第二框《情绪的管理》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课第二框《情绪的管理》

2023年03月22日 22:52:45 访问量:11944

时教学设计

《道德与法治》年级下册课第框《情绪的管理

一、教材解析

第四课以青春期情绪的自我觉察、认知为基础,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友善、文明、和谐等)的引导,将情绪管理从心理学意义上的自我调节扩展到人际交往中具有伦理学意味的情绪表达、情绪感染。本课《情绪的管理》,引导学生认识在人际交往中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了解自己的情绪并以恰当方式表达,正确看待负面情绪的作用,掌握一些合理调节情绪的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方法帮助他人改善情绪。

二、学情分析

本册教材的第一课已初步涉及情绪调节的知识,学生通过相关知识的学习,知道伴随青春期的生理发育,认知能力得到发展,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情感世界也愈加丰富,这些变化让学生感到新奇,同时也带给他们矛盾和困惑。为了帮助学生顺利度过青春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我态,本课依据学生青春期情绪发展的特点,聚焦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遭遇的情绪危机,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情绪,掌握调适情绪的方法和技能。在与人交往中,学生要学会恰当表达自己的情绪,积极应对青春生活,同时能够感染或帮助他人改善情绪。

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通过对情绪影响的分析,能够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态度,用良好的情绪去面对生活中的人和事,体会情绪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感受友善、和谐、文明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健全人格:了解情绪能够传染、影响身心健康、人际交往等,用良好的情绪去面对生活中的人和事;能够知道用恰当的方式表达情绪,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知道为何合理调节情绪,以及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和意义,能够自主调控自身的情绪波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恰当的表达情绪合理调节情绪的方法和意义

教学难点:负面情绪的作用帮助他人改善情绪

资源与工具

多媒体教学、多个图文视频资源

、方法与策略

教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学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等

、教学内容设计

导入

设过程5分钟

师活动

活动

1. 课前小游戏:谁是卧底?规则:需要5位同学参与游戏,每人一张关键信息卡,其中4张相同,1张不同的为卧底,每位选手每轮只能说一句话描述自己拿到的词语(不能直接说出该词语),既不能让卧底发现,也要给同伴暗示。每轮描述完毕后,由台下的同学投票选出怀疑是卧底的选手,得票数最多的选手出局,平票则进入下一轮描述。若最后仅剩2人,则卧底胜利;若卧底在只剩2人之前已经被投出,则其他人获胜。

2. 出示学习主题,展示学习目标。

1. 了解游戏规则,积极参与。

2. 明确学习主题,了解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

通过小游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拉近学生与课堂的距离,揭示主题。

环节一:情绪的表达

学内容:情绪表达的影响,情绪表达的方式。

设过程15分钟

师活动

活动

1. 憋笑挑战:规则:老师每次随机选派两名同学上台,面对面站立,其中一位扮演逗笑者,一位扮演憋笑者。30秒内,如果成功逗笑,则逗笑者胜利,反之,憋笑者胜利。教师设问:为什么会被逗笑?为什么台下的同学也跟着被逗笑了?

2. 出示情绪化表达和表达情绪的情绪,设问:情绪化表达和表达情绪有什么区别?情绪化表达和表达情绪分别会带来什么影响?

3.情绪地图:快乐的时候很上头,郁闷的时候很下头,实验证明这些描述很准确。当你产生某种情绪时,你会感到它们聚集在你身体的一个或多个部位。有时候你可能还不知道你具体的情绪是什么,但你可能已经先感觉到身体的反应了。图尔库大学心理学系的实验室通过对人类情感系统研究,尝试解码人类情感与神经功能机制的链接。通过医学成像技术、神经信息学和现代临床心理学相结合,绘制出了身体的情感地图。身体被激起的情绪反应如果被顺利的表达,身体会慢慢回归到最初的平稳状态,但是如果长时间被外界刺激,情绪无法得到表达,这样的情绪感受就会被储存在相对于的身体中。所以长时间的心理压力和不适也会同样引起身体的不适甚至是身体疾病。

4.出示《非暴力沟通》中关于表达情绪的方法。

5.教师鼓励性、总结性点评学生回答:情绪表达的影响,情绪表达的方式。

1. 根据教师引导,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2. 根据教师提问,积极思考,主动回答。

3. 阅读情绪地图,了解情绪在身体的可视化表现。

4. 了解正确表达情绪的方法。

5. 阅读《黄帝内经》关于情绪的古语。

6. 根据同学分享,教师点拨,理解基础知识点。

设计意图:

利用多个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课堂趣味性,融合心理学科相关报告,从学生自身实际情况出发,激发学生主动探索与发现,自然生成学科核心素养。

环节二:情绪调节

学内容:为什么要学会调节情绪,调节情绪的方法。

设过程15分钟

师活动

活动

1. 播放视频:发疯文学照进现实真的能解决问题吗?

2. 组织学生参加辩论会:观点一:发疯文学是一种消极的应对方式;观点二:发疯文学是一种积极的应对方式。

3. 出示发疯文学相关解释:心理学者认为,“发疯”现象与人的退行性防御机制密切相关。在承受巨大压力、遭受威胁或深陷痛苦中,人们倾向于运用这种机制,放弃成熟的处置方式,转而采取类似幼儿时期的外在表现进行应对。通俗来说,此类应对措施主要体现为大哭,吵闹和放肆发泄情绪等。鉴于集体归属感影响,“发疯文学”借助社交平台及特定社群得以迅速传播,顺应了网络群体的特点——喜欢玩梗、标新立异、注重社交。精神内耗是个人长期积聚不良情绪所引发,可视为对自身的打击,包括自我谴责、否定、怀疑以及无法接纳更多等,同时亦反映出对生命历程和自我存在的深深不确定感,最终诱发深层次的焦虑。而作为释放内心情感压力的“发疯文学”,其诙谐幽默的语言使感情得以强烈表达,有助于个体倾洒内心情绪,进而有效减少压力和负能量的累积。

4. 展示负面情绪的正面作用。

5. 教师总结基础知识点:为什么要学会调节情绪。

6. 小组合作——情绪小帮手:你的同桌最近一段时间学习成绩下降严重,他的父母每天盯他盯得特别紧,每次考试之前,父母对他千叮万嘱,考完之后,第一时间问他考得如何。他感觉自己的父母为了自己的学习操碎了心。尽管他每天努力学习,但是成绩还是处在瓶颈期,甚至还有下滑的迹象,现在的他一提到考试就头疼,甚至产生了厌学情绪。请你结合自身经验,帮助他缓解这些消极情绪。

7. 教师组织学生展示成果,总结基础知识点:调节情绪的方法。

8. 出示情绪日记模板,教会学生正确看待情绪。

9. 教师寄语:人虽然渺小,人生虽然短,但是人能学,人能修身,人能自我完善,人的可贵在于人的本身。——杨绛

1. 观看视频,思考问题,积极主动回答。

2. 积极参与辩论会,辨别观点,提出理由。

3. 阅读关于发疯文学的心理学解释,了解负面情绪的正面意义。

4. 理解学会调节情绪的作用。

5. 小组合作,人人参与,积极分工。

6. 根据同学的回答,理解基础知识点,调节情绪的方法。

7. 了解情绪日记模板,更好地把握情绪。

设计意图:

通过热门话题与真实情境,培养学生辩证看待情绪的作用,帮助学生更具体地理解基础知识,激发学生主动结合自身经验;通过集体合作,思考如何正确调节情绪,核心素养自然达成。

板书设计(课堂小结)

 

八、作业设计

1.古人云:“喜怒有常,喜怒有度。”在现实生活中做到这些并不容易,必须掌握下列哪些控制情绪的方法(C)

①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喜怒都不露声色  

②在适当场合、用合理的方式来发泄自己的情绪  

③不与外人交往,以免引起自己情绪的变化和波动  

④日常生活中常常提醒自己调整情绪,注意言行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2.爷爷奶奶经常告诫我们“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这些三字箴言告诫我们(A)

①表达情绪要适时、适度,学会对自己的情绪负责

②不要表达任何情绪,以免伤害身体健康

③要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④情绪是无法调控的,应顺其自然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进入初三的小美越来越害怕考试,当她逐一把恐惧的原因分析后,发现恐惧完全是没必要的,于是,她又能正常面对考试了。小美调节情绪的方法是 (A)

A.改变认知评价 B.转移注意 C.合理宣泄 D.放松训练

4.语文考试时,小冲因为紧张导致许多原本会做的题目做不出来。考试结束他既愤怒又委屈,哭着离开了考场。之后的几天他都焦虑不安。小冲要调好自己的情绪,可以(C)

①向妈妈讲述事情的经过         ②通宵思考考试不利原因

③听音乐让自己放松下来         ④提醒自己避免情绪失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编辑:齐天宇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忻州市北方初级中学 特此声明。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联系地址:忻州市健康西路 0350-3399291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